備戰鐵人賽,公路車是否加裝休息把或進一步改裝/升級?
先談功效優缺點:
🚴♂️ 一、公路車加裝休息把的功效
✅ 優點:
1. 降低風阻、提升空力效率
能模擬鐵人車的低趴姿勢,讓身體與地面平行,減少迎風面積。
2. 巡航更省力,節省體能
適合長距離或鐵人賽中的平路巡航段,有助於保持穩定配速。
3. 手部姿勢變化,分散壓力
可交替握把,減輕手腕與肩膀疲勞。
4. 低成本升級
休息把本體價格親民,是最簡單模擬鐵人車姿勢的方式。
❌ 缺點:
1. 操控性下降
雙手離開煞車與變速位置,彎道或突發狀況反應變慢。
2. 非空力幾何設計
公路車車架並非為前傾姿勢設計,可能造成車頭輕、穩定性差。
3. 容易產生痠痛
若核心肌群不足或坐墊角度未調整好,會造成下背、頸部、手臂痠痛。
4. 不適用於團騎或爬坡地形
山路、轉彎多的路線會因重心不穩而不安全。
5. 影響其他裝備安裝
碼表、燈具等需重新安裝轉接架。
公路車+休息把 vs. 計時車(TT車、鐵人車)差異
項目
公路車 + 休息把
計時車/鐵人車
幾何設計
多用途,重視操控與舒適性
針對低姿勢與空力優化設計
坐墊角度
偏後,適合全身發力
坐墊前移,強調股四頭肌發力
姿勢穩定性
姿勢不易維持
幾何設計輔助穩定低姿
騎乘穩定性
操控靈活但休息把握不到煞車
休息把整合煞變器(如Di2),更適合低姿勢
適用情境
平路訓練、入門鐵人賽
中長距離鐵人賽、個人計時賽
成本
低
高(車架+零件+專用配件)
想要改善並接近鐵人車的效果:我的建議
改裝建議(在現有公路車基礎上升級):
1. 安裝可調角度的休息把
如 Profile Design、Vision JET、Zipp Vuka,能調整長度與握角。
2. 換上鐵人專用坐墊(如 ISM)
前端寬平設計,減少會陰壓力,支撐前傾姿勢。
3. 前移坐墊/更換前移式座管
將踩踏重心向前,模擬鐵人車踩踏方式。
4. 把立調整(加長/下降)
使騎姿更平貼,減少上半身抬頭角度。
5. 升級電子變速系統+延伸按鍵(如 Di2)
可在休息把上變速,提高實戰效率(進階選項)。
6. 穿戴空力裝備(空力衣、頭盔)
風阻影響大於器材重量,穿著優化效率顯著。
這是客人對我提出的問題,所以我以一篇文章分享給他,並最後給予建議。下面還有三項注意要點:
- 上面的建議,第一項及第二項通常是要一起進行,否則,上面提到的缺點就會全部出現,甚至會坐立難安,導致無法順利完成比賽。
- 另外更要小心提醒,我們在設定休息把時的基本假設是您想要也能夠有80%以上的時間可以趴在休息把上,否則因為設定更改的關係,更容易產生反效果。
- 不是每一台車都適合安裝休息把,或有適當的休息把可以安裝。比如 : 大部份的整合式空把手,除非原廠有設定,否則就無法在現有的情況安裝。
🏁 若你已確定參加長距離鐵人賽(如113/226)並穩定訓練:
➡️ 建議 升級鐵人車(TT bike)
長期來看更安全、穩定、舒適,也能避免公路車強行改裝產生的物理限制。